188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

188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 政府公报 / 正文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88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渭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渭政办发〔2020〕6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88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全面提升“十四五”气象服务保障渭南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质效,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188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工作事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总要求,面向服务渭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气象新需求,坚持趋利避害并举,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速实现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转变”,全力保障“十四五”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建成满足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渭南市气象整体实力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智慧气象业务体系。灾害易发区、乡村振兴、军民融合、全域旅游等重点区自动气象站覆盖率提高25%,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空间站网密度城区达到3公里、郊区达到6公里,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95%以上,人工影响天气固定作业点标准化率达到100%,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气候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等气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气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措施
  (一)气象防灾减灾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
  1.气象监测站网升级加密。优化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加密城市气象观测网,使我市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空间站网密度城区达到3公里、郊区达到6公里。加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共建“汾渭平原大气环境秦岭生态气候研究华山野外观测站”。推进渭南(韩城)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选址和立项批复,建设多普勒天气雷达1部,增强对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2.建设智能天气预报系统。基于西安气象大数据平台,依托中省智能网格和短临预警系统,建立渭南0-10天时空分辨率为1-3h、3km无缝隙、精准化、多要素、全覆盖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实现大数据智能分析、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灾害天气智能预警、产品检验评估、业务系统智能管理等业务功能,建立省市县一体化预报业务流程。加强新型探测资料、新技术方法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中的应用,提前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
  3.建设气象防灾减灾智慧服务系统。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空气污染、城市内涝、森林火险、农业气象、旅游气象等七类风险预警业务。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灾害风险调查、风险评估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完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六个一”能力建设。完善渭南气象防灾减灾作战指挥平台二期建设和市县安装部署。
  (二)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措施。
  1.建设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建设覆盖全市优势主栽农作物和主要粮食功能区、特色农业产业板块的立体式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网。实现土壤墒情、大田和设施农业环境气象多要素实时监测。加强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建设,建立生态实景自动观测系统, 实现特色作物全生育期影像和农田小气候资料同步积累。加密全市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实现全市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精细化。
  2.建设特色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高标准的冬枣和酥梨气象试验站。围绕各地主导优质特色作物生产,开展优势主导特色农产品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品质形成影响研究,开展气象服务指标试验,对花期冻害指标、幼果期气象灾害指标、病虫害诱发条件等开展研究,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强化最新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示范带动。将特色农业气象试验站打造成研究型业务基地。
  3.建立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发展农业气象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农业气象物联网等业务,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气候可行性论证和精细化评估。针对我市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开发农业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发掌上农业气象服务智慧终端。
  4.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升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气象服务能力。合理开发利用贫困地区气候资源,优先开展面向贫困县市区的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推进韩城花椒、大荔冬枣、蒲城酥梨等“名优特”特色农产品通过“国家气候标志”认证或“气候好产品”认证。开展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服务,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覆盖面和覆盖范围。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
  (三)渭南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措施。
  1.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
  (1)开展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和生态气候资源评估。组建市级生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实现生态植被、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干旱、城市热岛、森林火险、雾霾等的智能化监测和评估。开展避暑、休闲、康养、宜居等生态气候资源评估,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天然氧吧”“气候宜居城市”“气候宜游小镇”等国家级气候品牌。
  (2)开展旱腰带生态监测与修复评估。在渭南旱腰带富平、蒲城、大荔建设20个生态气象监测站,提高生态脆弱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在灌溉能力较弱的干旱区和冰雹多发区,多途径提高人工抗旱增雨和防雹作业能力,助力生态扶贫。开展旱腰带区域采石矿山生态修复遥感监测、评价。联合气象、林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大对旱腰带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因子变化研究,优化产业布局。
  (3)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深化汾渭平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建立渭南市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平台,联合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综合分析会商和跨区域人影作业。加强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评估能力建设,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强化大气污染气象成因解析,开展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以及臭氧污染气象成因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提高渭南大气污染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水平。
  2.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保障能力。
  (1)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建设国家级人影基地。更新新型标准化火箭作业系统75套。在旱腰带生态脆弱区布设增雨碘化银烟炉15套,高性能移动作业装备2套。在人影作业区,增加50个地面降水对比站。完成人影作业点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建成标准化示范作业点11个,改造作业点20个,所有全部作业点水、电、网等配套设施齐全,标准化率达100%。建设渭南人影地面保障基地,提升人影一线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指挥能力。构建作业预警及时、指令传输通畅、作业指挥科学、信息上报及时的现代化人影指挥体系。建立作业需求智能分析、作业条件智能识别、作业预警智能判别、作业实施智能执行、作业效果智能评估、作业安全智能监管等六大系统,实现“有预警、有监测、有方案、有指令、有反馈”的精细化作业。建设市-县-作业点一体化“渭南人影”APP,形成全市人影业务、服务、管理“一掌通”。
  (3)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融合机制。各级政府将人影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安全保障体系,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责任清单,完善公安、气象、应急管理、工信等有关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机制。提升基层人影作业指挥和实战能力,理顺人影队伍管理机制。各相关部门落实在弹药储运、作业安保、人员审核和空域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建设覆盖所有弹药库和人影作业点的安全监控系统。
  (四)渭南智慧气象服务保障措施。
  1.建设智慧气象公众服务系统。对接“气象+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公众用户行为感知与分析、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智能制作、服务信息精准推送等功能。实现精细化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实时提醒、按需推送、靶向发布和定向传播。
  2.建设枢纽经济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在国省干线特殊路段建设7套道路交通智能气象监测站,对能见度、强降水、路面结冰等进行自动监测,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恶劣天气影响路段识别、受气象影响交通事故风险预测的业务服务能力。
  3.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成与陕西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二期)对接,构建市县一体化的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向指定区域、指定人群和全媒体快速推送预警信息。拓宽预警短信、预警微信、预警视频等发布渠道,重点解决偏远山区、农村等预警信息覆盖盲区以及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预警精准发布能力。
  4.建设全域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在全市3A级以上景区内各建设1套旅游气象观测站,对降水、气温、风、能见度、辐射强度、负氧离子等自动监测,实现旅游气象要素实时监测数据在景区醒目位置自动展示。开发全域旅游气象服务系统,联合加强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和评估。
  (五)渭南基层气象台站强基措施。
  1.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融入县级融媒体中心,拓展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推进集约化、智慧型、开放式融媒体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5种以上的公众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实现气象信息乡镇(街道)、行政村、城市社区责任人覆盖率100%。预警信息短信登记用户数进一步提高,气象官方微信、微博关注量持续上升。
  2.改善气象台站综合环境。统筹中央和地方投资安排,加快推进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十四五”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改造实现全覆盖。完成韩城、合阳、白水等气象局业务用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渭南市气象局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渭南市临渭区气象局室外基础设施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大荔、澄城、华山、华阴等气象局集中供暖改造项目。建设华山气象精神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馆、现场实践教学课和数字全景演示馆。
  三、保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研究解决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和考核等重大问题,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气象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发改、应急、工信、公安、民政、财政、住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交通、水利、旅游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化合作,支持我市气象事业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市区及市级有关部门要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加大对公共气象服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落实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统筹安排财政预算。
  (三)加强队伍建设。将气象系统干部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干部培训计划,将气象科技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对象。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强业务骨干培训,建设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
  (四)严格考核评估。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推进气象工作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气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市区推进气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对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和督办,确保取得实效。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